当前位置: 笔趣阅读 言情 诗相 《佳节》

《佳节》(1 / 7)

最新网址:

    恰好刚入大学的2007年,国家决定增加清明、端午、中秋三个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,此消息一出振奋人心,不仅可以让广大劳动群众增加了休息时间,还可以让国人感受到此举将预示着传统节假日的回归。以上三个节假日,再加上春节(含除夕夜),是影响中国人心最为深远的四大节日,其它的传统节日还有元宵节,寒食节,七夕节,重阳节,腊八节等。四大节日在国人心中的地位自是无需赘述,而其它佳节虽流传至今,影响力及适用范围多呈现衰微之势,甚至远不如舶来的节日。元宵节,寒食节,重阳节,腊八节等四个节日,今日看来,它们的影响力不仅衰微,部分国民甚至开始对它们失去概念,不过好在七夕节确有升势的趋向,虽然它目前主要是在中青年一代心中有影响。

    近些年来,传统佳节受到洋节的冲击较大,四大节日由于在国人心中根深蒂固受影响有限,但是其他节日,在民众心中尤其是新生代的脑海里,概念淡化到远不如对洋节的认知,乃至部分洋节受欢迎度盖过四大节日。寒食节,虽是传统节日,但如今影响力甚微,已无存在的必要,今人较少对此节有印象或有过此节的习俗,唐诗中曾有多首以寒食节为主题的诗篇,尤其以韩翃的七言绝句《寒食》较为上乘,可证明唐代有重视过寒食节。腊八节,今日和寒食节一样可以说是几无影响力,据说他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,留有喝腊八粥的习俗,不过未曾见证过有这么一回事,据个人所接触的圈层来看,几乎无腊八节的概念,所知的也只是听闻。元宵节,农历正月十五这天,古代称为上元节或元夕,是继春节之后的节日,作为庆贺新春的延续,过了这天一般会认为过完了新年,记得乡下人们还是蛮注重元宵的,在家乡被视为“小年”(有些地区一般视腊月二十四为小年),随之进入城市里,发现人们对元宵节的概念也逐渐淡化,或许未来会紧随寒食节和腊八节的后尘。重阳节,农历九月初九,古人以单数为阳双数为阴,重九即重阳,故而得名,这日有登高的习俗,所以又称它登高节,九九谐音久久,有长久之意,又有此日祭祖和推行敬老的活动,又会被称为敬老节。这个节日在唐宋时期应该很受欢迎,王维名作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可见一斑,而今日势微至为小众节日,倘无敬老和登高习俗的加持,重阳节想必也会步入其它微势传统节日的后尘。

    七夕节,又名乞巧节,是传统民间重要的节日,近些年在消费主义的大力倡导下,此节重新焕发成为与西方情人节抗衡的中式情人节,影响力远胜过其他小型传统佳节。七夕节源于流行民间的牛郎织女故事,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家喻户晓,相传在每年的七月初七日这天,人间的喜鹊飞上天搭成鹊桥,牛郎织女得以相会以解相思之苦,因此在这天的深夜里,古代的人们常叙说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的脉脉情话。七夕节之所以在新时代焕发新春,源于西方情人节的巨大冲击力,人们也开始认为中国该有自己的情人节,而中国传统的七夕节,具有表达爱情的蕴涵,再加持消费主义大行其道,日渐辉煌的商业活动,于是将七夕节穿衣戴帽演绎成为中国的情人节,一方面以抗衡西方情人节,另一方面挖掘中青年们的消费潜力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