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笔趣阅读 穿越 我能提取副作用 有人欢喜有人心碎

有人欢喜有人心碎(2 / 5)

  但更多的原因还在于各层医疗机构分工不明,协调衔接不足,设备简陋,优质医生缺乏等一系列因素。

  分工不明,协调衔接不足,这个一直在改进,完全可以得到解决。

  国家也一直在推进医疗改革,力图解决这一难题,其重中之重就是分级诊疗制度。

  这一制度的意图,就是按照疾病的轻、重、缓、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,由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的治疗,并根据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及时的双向转诊,从而建立有序的诊疗秩序,确保病人得到合适的治疗。

  也就是说,人们一旦生病,先去附近基层医院接受首次诊查,由全科医生根据病情危急,轻重程度,来决定是否需要转诊。

  而确定以后,转诊患者将按照基层医疗机构,二级医疗机构,三级医疗机构的顺序逐渐往上转诊。

  危急重症患者可以越级向上,直接送去三甲医院。

  常见病,多发病患者,以及诊断明确,病情稳定的慢xìng bìng患者等,都应该往下转诊,不能没事就跑去三甲医院,而应该转到附近基层医院进行常规治疗。

  这样一来,各级医疗机构分工协作,双向转诊,合理分流患者,就能缓解大医院人满为患,基层医院病人不足的问题。

  海外的发达国家也都采用了这套体系,将病人按病情分流,从而缓解整个社会的医疗压力。

  这一套体系设计得很完美,看起来没毛病,如果顺利实施,肯定是能起到设想中的作用。

  但任何体系的设立,实施往往是最大的问题。

  理想很丰满,现实却很骨感。

  要在理想和现实中架起一座坚实的桥梁,必然需要雄厚的技术支持。

  第一个问题就是精准的诊断。

  有了明确的诊断,才能判断是否转诊。

  否则,别的还好说,万一重病患者没诊断出来,留在基层医院,耽误了治疗,导致一命呜呼,那就出大事了。

  而人体是很复杂的一整套系统,如果没有经验丰富的医生,以及高端的检查设备,光从浅层是看不准的,很容易出错。

  这后果,谁也担不起。

  但经验丰富的医生很难培养,就算培养出来往基层一扔,人往高处走,人家也不乐意呆在基层。

  所以,在分工不明,协调衔接不足,设备简陋,优质医生缺乏这四大痛点中,只能先解决协调衔接,以及设备简陋的问题了。

  而这,就属于技术进步所能解决的范畴了。

  如果基层医院都能配备高精度的检查设备,经常给老百姓进行体检,把一些初现端倪的疾病诊断出来,那自然能将很多疾病扼杀在摇篮里。

  现代通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,让病人的电子病例能够在医院之间便捷地流通,挂号,入院,转诊,医保付费等各种事情,在手机端就能操作,非常方便。

  甚至,更进一步,等到远程医疗能实现的时候,优质的医生资源也不会太欠缺了。

  病人完全可以在本地预约,接受资深专家的远程诊断和治疗。

  就好像低配版的飞刀手术一样。

  其实病人们心里都是很清楚的,哪里能看好病,哪里不行,他们都知道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